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6年登记资料。)
基于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从全国682个癌症监测点中遴选487个高质量监测点,覆盖人口达3.8亿,详尽阐述了2016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情况。与2015年相比,上报统计数据的监测点数量增加181个,高质量监测点增加119个,表明我国的肿瘤登记工作覆盖面逐步推进,数据质量和规范程度进一步提高,为国家卫生政策制定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一. 2016年我国癌症发病情况
1.基本情况
新发病例:406.4万
世标发病率:186.46/10万
男性高于女性(207.03/10万 vs 168.14/10万)
2.年龄差异
男性高于女性:0~19岁、60岁以上
女性高于男性:15~59岁
峰值:男女癌症新发病例峰值均在60~79岁
3.地域差异
总体城市高于农村(189.7/10万 vs 176.2/10万)
城市高于农村: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
农村高于城市:胃癌、肝癌、宫颈癌、食管癌
二.2016年我国癌症死亡情况
1.基本情况
总死亡人数:241.4万
世标死亡率:105.19/10万
男性高于女性(138.14/10万 vs 73.95/10万)
2.性别差异
所有年龄段:男性死亡人数均高于女性
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胆囊癌、甲状腺癌
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其他所有癌种
3.年龄差异
男性高于女性:0~14岁、60岁以上
女性高于男性:15~59岁
死亡率最高:60~79岁
4.地域差异
总体农村高于城市(106.1/10万 vs 102.8/10万)
城市高于农村: 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
农村高于城市:肝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
三.2000—2016年中国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趋势
1.发病趋势
上升:
男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白血病、脑瘤、胰腺癌和膀胱癌
女性:甲状腺癌、宫颈癌、子宫癌、乳腺癌、脑瘤、肺癌、结直肠癌
下降:
男性和女性:食管癌、胃癌、肝癌
2. 死亡趋势
上升:
男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白血病
女性:宫颈癌、甲状腺癌、乳腺癌
下降:
男性和女性: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
四.总结
1.发病情况
我国整体癌症粗发病率仍持续上升,反映我国癌症实际负担沉重;
发病首位:男性为肺癌,女性为乳腺癌;
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
我国传统高发的食管癌 、胃癌、肝癌等肿瘤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疾病负担仍然较重;
发达国家高发的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发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严峻。
2. 死亡情况
我国癌症粗死亡率仍然呈现上升趋势,但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后,标化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反映近年来我国癌症综合防控取得初步成效;
死亡首位:男性和女性均为肺癌;
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
我国传统高发而预后较差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等肿瘤死亡率逐年降低,但宫颈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
发达国家高发的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死亡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全国共有49家实验室报名参加,其中45家提交有效结果,仅23家通过评价活动,通过率为51.1%。
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主办的"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近日于线上顺利召开,会上专家学者们对2020CSCO消化道肿瘤指南更新做了总结,近几年颇受关注的免疫治疗在新版指南中地位突显,地位相较于旧版指南有所提升。
由伯明翰大学癌症研究中心英国临床试验小组领导的一项开拓性的肺癌研究强调了下一波精准医学研究,特别是治疗基因组复杂癌症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