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close

《自然》:颠覆认知?

发布时间:2023-07-26 13:57 文章作者:云鸿科技 浏览次数:1135
返回列表

通常抗癌药物能够杀死大部分癌细胞,但是有些少数癌细胞却会存活下来,它们成为疾病复发的隐患。关于癌细胞耐药性的常见理论是因为肿瘤中的癌细胞携带着不同的基因突变,有些随机产生的基因突变帮助这些细胞存活下来。而近日在顶尖科学期刊《自然》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这不是全部的原因,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和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科学家发现,即使基因组相同的癌细胞,也会对抗癌药物产生不同的反应,关键在于它们的特定基因表达水平有所不同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了称为FateMap的细胞标记技术,能够为所有的癌细胞加上一个“条形码”,这让研究人员能够同时跟踪成千上万个细胞的分裂和迭代过程,并且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等工具追踪它们的基因组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人员发现,由一个癌细胞生成的克隆,在接受靶向抗癌疗法vemurafenib处理后,在3-4周内就能够产生具有耐药性的克隆。这些具有耐药性的克隆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基因转录图谱,然而对它们的全基因组测序并未发现重复出现的驱动基因突变。


进一步研究发现,基因转录图谱不同的细胞在细胞形态、增殖速度和侵袭性方面也显示出差异。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比较接受药物处理之前和处理之后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基因转录图谱上的差异在癌细胞接受药物处理之前就已经存在。根据基因转录图谱的特征,研究人员可以确定癌症患者的肿瘤中,哪些细胞在接受靶向药物治疗之后会产生耐药性。这些基因转录图谱的特征可能帮助开发创新疗法,为克服肿瘤耐药性的产生提供新策略。


返回列表

热门资讯推荐

rightright
leftleft